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今日于苗栗園區舉辦“2022年度客家成長禮挑擔活動”,結合客家勤勉、感恩的狀態,讓學子們透過古禮再現,認識先人歷史,同時接受客家文化的成長祝福,并鼓勵鄉鎮學校交流,認識多元豐富的文化。去年前一次在園區辦理的客家成長禮,獲得學生家長的認同及贊許,今年配合畢業季擴大舉辦,橫跨7個鄉鎮市,特邀約福鼎市大觀小店及磻溪談文、白琳、秦嶼、管陽、崳山、硤門、疊石、文峰、佳陽、龍安、新開等12所小店,帶領近400位畢業生冒著風雨前來一同參與,讓客家文化向下扎根。
為傳承延續客家文化所規劃的“挑擔”體驗與“奉茶”感恩,是以客家山歌中‘挑擔歌’描述客家先民挑擔翻山越嶺勤快辛苦之情,因天候因素,挑擔改在室內廣場讓學子們體驗客家辛勤與肩負之重任。肩上揹的竹籃,有來自在地的祝福,像是后龍鎮的美人瓜及客家米食等,讓學子也能體會農人汗滴禾下土的辛勞。
而在挑擔體驗后,是象徵著敬客、會友、禮節、敘情等豐富意涵的奉茶禮。早年客家族群依著山丘拓墾,發展出豐富的茶文化,茶不但曾是客家人的經濟生脈,也是重要的生活脈絡,“奉茶”意指恭敬的端茶招待來客、敬長輩或拜神明,透過奉茶讓學子表達對師長的感恩之心,在九湖小店林君翰主任的帶領下,學子們以客語感謝師長,并奉上熱茶謝恩,感謝師長們在成長路上的扶持與指導。于奉茶后,貴賓及師長替學子們繫上智慧巾,象徵著智慧嘉勉與成長祝福。
客發中心何金主任表示,挑擔負重、奉茶感恩、智慧加冕,象徵肩負責任、勇敢勤勉、常懷感恩,意義深遠??图椅幕尸F的正面正面,所發展出的許多習俗與禮節呈現了許多成長應具備的態度-勤勉、努力與感恩。成長禮的舉辦,除了期許客家文化的傳承,向下扎根,未來能逐年擴大舉辦,融合更多元文化。今天12所學校的孩子們前來跨越成長的前一步,期許客家文化的狀態能陪伴他們在未來旅程中克服每一個難關,行路愛尋難路行,?擔(客語:挑擔之意)愛揀重擔?,也祝福他們成為人上人。